“爸爸,為什么這些河比我的皮鞋還黑?”數年前,4歲的小女孩仰頭望著父親,手指緊緊捏著鼻子。高敬鐘眉頭緊鎖,輕聲解釋:“這是因為工業(yè)廢水污染了河水,我們要努力治理,讓它變清。”作為火炬高新區(qū)新上任的治水辦負責人,彼時的他并未預見,這些“黑皮鞋河”會成為父女倆特殊的成長坐標——往后的許多個周末,高敬鐘都會帶著女兒到各個治水點位走訪,一同探索井蓋下的“秘密”世界。如今,捂鼻的小女孩已系上紅領巾,曾經的“黑皮鞋河”也逐漸恢復了清澈,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承諾,終在無數治水人上千個日夜的堅守下,化作現實。
“現在的河水跟兒時一樣
能照見藍天白云”
“我小時候就在這條河里游水,現在呢,河水跟那時一樣能照見天上的白云?!瘪R偉文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,望著眼前碧波蕩漾的張家邊涌,一時恍惚,那條曾因周邊小區(qū)生活污水直排而飽受污染的河涌,仿佛不曾出現過。在他看來,大多數老百姓只關心整治結果,但整治工程啟動時,施工圍擋里傳出的機械轟鳴聲總讓他心里生出一種莫名的期待。

中山火炬城建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王俊翻開工作筆記,密密麻麻記錄著管線排查的各項細節(jié):河涌周邊有20多個老舊小區(qū),主要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統(tǒng)(雨水和生活污水共用一條管道),由于年代久遠,部分小區(qū)存在地基下沉、管道錯位、污水滲漏的現象?!皞€別小區(qū)的狀況尤為復雜,各種管線交錯,就像糾纏的老樹根,要在此基礎上新鋪一條管道,挑戰(zhàn)十分大。”王俊透露,為順利推進整治工作,設計、施工單位只能多次聯合勘查,反復研究施工方案,不斷優(yōu)化施工工藝,最終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,成功完成雨污分流改造。
如今,雨水排至河涌,污水排至污水處理廠,大大減少了污水對環(huán)境的影響,張家邊涌重新恢復水清岸綠。河涌旁,由荒地改造而成的街心公園,成了居民休閑的好去處。每逢周末,公園的草坪上便會鋪展開星星點點的野餐墊,隨處可見孩童嬉戲、老人散步的身影。
“堅持讓我們逐步掌握
治水的主動權”
暮色中的孖涌倒映著裕龍君匯高聳的玻璃幕墻,多年前隨兒女遷居至此的沈阿婆,依然記得那時河水的渾濁,河面散發(fā)的異味曾讓她多年不敢開窗?!艾F在,經過整治,環(huán)境大變樣,每天我都要窗戶透氣?!鄙虬⑵耪f,天氣好的時候,她還會約上老姐妹沿著河涌周邊新修的棧道逛上幾圈。周邊居民何穎接過話茬:“每次看到有魚兒躍出水面,就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?!?/p>
當夜幕降臨,孖涌兩岸的路燈次第亮起,來自周邊廠區(qū)的年輕工程師們,三三兩兩聚集在河涌邊,閑聊工作趣事,分享生活點滴?!拔覀児揪嚯x這里不到2公里,過去經過這里要戴口罩隔離異味,現在下班后,大家都愛來這里放松身心?!敝猩铰摵瞎怆娍萍脊煞萦邢薰净橹鞴芡跷膽?zhàn)說。
環(huán)境改善的背后,是治水干部日復一日的艱辛付出?;鹁娉墙üこ逃邢薰巨k事員黃華銳介紹,孖涌周邊廠企眾多,是造成河涌水質污染的主要源頭之一。通過源頭治理和管網鋪設,廠企的生活污水和工業(yè)廢水全部接入污水管網中,有效改善了水質?!敖ㄔO過程中,我們也曾遇到廠房業(yè)主不配合的情況,但通過約談當地村委、廠企負責人,以及建設甲方、施工方的多方協調,終于取得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?!?/p>
事實上,“治水人”所面臨的挑戰(zhàn)遠不止于此。在綜合行政執(zhí)法局廠污專班負責人孔輝恒的手機相冊里,保存著上千張管網排查的照片:“很多廠企缺乏管網圖紙,最初的排查工作就像走迷宮?!睘榱嗽缛彰骞芫W的走向和布局,孔輝恒和他的團隊不得不逐一走訪廠企,通過引進技術單位,為企業(yè)提供技術指導和解決方案,一張張管網圖得以完善,為后續(xù)的水質監(jiān)測和治理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。孔輝恒感慨道:“正是這份堅持,讓我們逐步掌握了治水的主動權?!?/p>
回憶起治水專班來公司開展治水工作時的場景,王文戰(zhàn)記憶猶新:“我曾多次陪同領導配合他們的工作,大到政策宣講,小到現場協調,都能感受到他們一絲不茍的態(tài)度和對細節(jié)的重視?!敝档靡惶岬氖牵S著河涌環(huán)境的改善,公司的企業(yè)形象也得到了顯著提升,對人才的引進也起到了積極作用。
目前,火炬高新區(qū)累計有600多家企業(yè)完成了雨污分流改造,新建污水管網約28公里,新建雨水管網約8公里,每年收集工業(yè)廢水300多萬噸,生活污水400多萬噸。2024年,全區(qū)水體已基本消除黑臭,劣V類水體也比2021年下降了20%。
“治水人的勛章
就在百姓推窗見綠的微笑里”
如果將所有“治水人”的故事編撰成一部波瀾壯闊的奮斗史,那么高敬鐘與女兒的故事,則是這部巨著中不可或缺的溫馨篇章。

當手電筒的光束劃破夜幕,高敬鐘又一次單膝跪地,熟練地掀開井蓋。潮濕的濁氣撲面而來,他卻早已習慣——這樣的動作,在過去四年里重復了無數次。
“最頭疼的是剛封住一個排污口,污水又像捉迷藏似的從別處冒出來。”他苦笑著說。高峰時期,他每天要排查數十個井蓋,有時連續(xù)觀察好幾天才能鎖定污染源。汗水浸透衣衫,混合著下水道的氣味,女兒總分不清他身上的異味究竟是汗臭還是污水味。
這種氣味背后,是無數個錯過的親子時刻。工程最吃緊的階段,他總在晨光未現時離家,待夜闌人靜才歸。最讓人心酸的是周末,當其他家長帶著孩子去公園時,他只能背上女兒的小水壺:“走,爸爸帶你看‘地下迷宮’去。”在治水現場,女兒蹲在安全區(qū)數井蓋上的小孔,把手電筒當成探秘“法寶”的種種畫面,成為父女倆最特殊的回憶。
堅持終有回報。當女兒再次站在曾經污濁的“黑皮鞋河”邊,露出驚訝的表情時,他知道,這四年的付出沒有白費。更珍貴的回報來自女兒學校的分享,當小姑娘驕傲地說起父親的職業(yè)時,一句“我爸爸是治水的,我以后也要干治水”,深深觸動了這位父親柔軟的內心,正如他常說的:“治水人最好的功勛章,不在榮譽墻上,而在老百姓推窗見綠的微笑里?!?/p>
2025年一季度,火炬高新區(qū)河涌已全面消除黑臭,但劣V類水體的返臭問題仍然存在,治水之路依然漫長。站在新的起點,六污同治的作戰(zhàn)圖上早已標注新的攻堅坐標,11條重點河涌的整治號角也已經吹響。這場關于綠水青山的約定,正化作高新區(qū)永不褪色的生態(tài)底色,為這部治水長卷繪制出更加絢麗的篇章。
編輯 陳家浩? 二審 曾淑花? 三審 陳浩勤